导 语:
近日,为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奋进的浓厚氛围,省自然资源厅在各地报送的案例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耕地保护监督、优化便民利民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其中,漳州市、南平市、福州鼓楼区、尤溪县4个地区的案例入选全省自然资源优秀案例。
近期,本公众号陆续刊发四地经验做法。今天推出福州市鼓楼区开展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福州市鼓楼区率先开展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推动基层规划落细落实
一、背景情况
2022年以来,鼓楼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坚持围绕“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要求,结合福州市委市政府“九个一批”专项提升工作,以“送设计进街镇,请专家下基层”为抓手,借鉴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责任规划师制度经验,根据《福州城区责任规划师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开展责任规划师第一批试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注重顶层设计。构建“1+4+N”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保障体系。“1”是指成立责任规划师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属地街镇及相关区直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小组成员,统筹部署推进区责任规划师制度工作。“4”是指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推荐,以双向选择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聘任四位行业专家作为团队领衔责任人,组建4支具有规划、设计、景观、交通等专业背景的责任规划师团队,为责任片区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N”是指孵化落地一批实施项目,内容涵盖微空间品质提升、绿化整治提升、闲置空间再利用等多个领域。
(二)制定年度计划,履行职责义务。责任规划师团队聚焦“还权、赋能、归位”,致力于搭建区政府、职能部门、设计机构和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充分落实《责任规划师年度工作计划表》,以嵌入式的工作形式,深度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的审查及责任范围内重点地段、重要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做好技术把控和跟踪评估,推动规划科学编制、落地实施。目前,责任规划师团队已参加3次区政府常务会议、6次专题会议、8次区直部门推进会。
(三)探索参与式规划,践行全过程民主。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一是坚持一图三问,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对完整街区项目产生、实施、评价等环节实行“自下而上”的居民自治、社区共治模式,创新社会治理。其中,“一图”是指制定完整街区建设“一张蓝图”,按照“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街区更新实施框架,每一阶段均面向公众形成相对简化的“一张蓝图”成果,通过社区公告栏、新媒体发布更新动态;“三问”是指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在改造前,责任规划师组织召开居民恳谈会,以征集解决居民出行、医疗卫生、环境治理等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微协商”“微更新”为着力点,项目生成实施为落脚点,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转化为62个民生项目;在改造中,充分发挥民智,引入约1200万社会资本助力智慧灯杆、停车场、彩色斑马线等项目落地;在改造后,组织打卡活动,让居民切身感受街区变化,提高参与感及幸福感。在街区更新过程中,做到专家指导、部门征集、社会参与的多渠道联动模式。
(四)实地“把脉问诊”,助力街社协动。责任规划师团队实地走访责任片区,对属地街镇提供“全链条、陪伴式”规划服务,避免城市发展出现“城市病”。以公众参与为导向,掌握社区实情,了解居民需求,为街道社区传递社情民意搭建直通桥梁。目前,责任规划师已跟踪评估责任片区规划设计执行情况,据实际情况形成专业意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整改意见;开展3次“规划大讲堂”宣传活动,超过100人次参与线上线下活动。梳理形成各片区“微更新”意见,形成街区“把脉问诊”年度总结报告;结合项目审查及决策工作,为城市规范设计提供专业辅助近二十次。
(五)明确资金安排,落实经费保障。责任规划师团队服务费用按照福州市相关意见,每个片区5万元/年包干,服务时长三年,合同按年度签订,经费按年度拨付,相关经费由区财政专项列支。
(六)细化考核指标,保障实施成效。对接福州市考评要求,结合鼓楼区实际,对试点片区的责任规划师开展年终考核。由鼓楼区责任规划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业务实绩、服务时间、服务能力以及街区鉴定、专员点评等模式,对责任规划师进行评估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作为支付责任规划师服务费用、续聘、奖励或提前解除合同的依据。
三、取得成效
(一)助力完整街区建设。责任规划师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促进项目高品质的实施。在完整街区建设过程中,依托“责任规划师工作访”、居民议事厅等途径,对项目清单、重大项目设计等方案,做好“实施把控”和跟踪评估,深度跟踪162 个项目,为属地街镇提供“全链条、陪伴式”驻点服务。按照“亮点塑线、筑面成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日常出行、生态休闲、商业运维等社会功能,充分挖掘地域优势,服务了中山、怡山、温泉、福屿等4个完整街区示范区建设。
(二)搭建规划宣讲平台。挂牌“责任规划师工作坊”,开展“规划大讲堂”“规划下基层”社区沟通会,向居民群众解读规划成果,收集掌握社情民意;启动“小小规划师”培养计划,积极推行“一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联合属地街镇、学校等单位,组织“童心绘鼓楼”彩色斑马线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并在洪山片区传初幼儿园进行试点落地,结合线下评审会及小小规划师理念宣讲活动,助力福州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落实落细。
(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发动专业群体共建参与。以洪山片区责任规划师团队领衔专家赵立珍副教授为例,发动片区内福州大学团队利用高校优势,组织本校学生对怡山-锦江完整社区的口袋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带头对怡山文化创意园周边区域等地块进行城市更新调研、查找问题,利用自身工作经验与技术优势,为责任区空间改造提供多种思路。多渠道设计征集活动。结合完整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幸福营城·城市更新”创意规划设计大赛,将城区亟待提升改造的空间作为设计课题,为软件园“共享园区”“温泉文化街区福龙泉及周边地区”“西禅寺北巷道及周边地块”等6个区域进行规划优化,发动引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鼓楼城市规划设计,完成30份专业规划方案。鼓楼区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汇总各片区责任规划师年度报告,提炼试点工作成果,通过走访、调研及活动,整理形成专题宣传片,树立标杆榜样,提高责任规划师队伍的荣誉感、成就感,打造区域特色责任规划师制度品牌。【厅综合处 福州市鼓楼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