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欢迎您!

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稻田公园”等耕地复合利用典型案例
日期: 2025-10-14 17:59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pvCount}}

  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4个“稻田公园”等耕地复合利用典型案例。4个典型案例各具特色,为各地严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探索创新耕地保护利用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案例

  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以“规划引领、市级统筹、空间重构、产业导入”为抓手,通过实施农用地整理、耕地资源保护、低效建设用地整理、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对区域进行整体提升,创新打造“农田保护+城乡更新+文旅创新”融合模式,构建“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兼具产业孵化与生态服务功能的都市中央稻田公园。

  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案例

  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旧村复垦、土地开发及农田连片整治等工程,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农业体验+生态观光+文化休闲”复合业态,打造兼具生产、生态、景观功能的“稻田公园”,激活传统村落新动能,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十余项荣誉。

  平和县国强乡案例

  平和县国强乡通过退改低效果园,整合零散耕地,联动六成楼文旅资源,创新“粮食生产+生态景观+农旅体验+产业融合”的稻田公园模式,打造集农耕体验、文创消费、特色种植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景区,培育出贝贝南瓜、生态紫米等“国字号”农特产品,实现村集体收入与农民人均收入显著增长。

  清流县龙津镇拔里村案例

  清流县龙津镇拔里村以“稻田公园+森工遗迹”为核心路径,构建“农田与文化、生态与业态、政府与市场”三融三促机制,通过盘活闲置、冬闲农田,注入森工、客家文化,创新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四方联动”运营模式,打造田园文旅综合体,实现农田利用率提升至100%。【厅耕保处 海峡资源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