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欢迎您!

人民网聚焦漳州诏安盘活低效用地工作
日期: 2025-07-29 18:49 来源:福建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浏览量:{{pvCount}}

7月28日

人民网刊发

《漳州诏安:把脉低效用地“病根”,开出高效盘活“良方”》

全文如下

↓↓↓

  7月的漳州诏安,骄阳似火,走进闲置近十年的原毛巾厂地块可以发现,这里正蜕变为具有酒店等综合功能的商业用地。从“沉睡”到“苏醒”,从“无人问津”到“开发热土”——这块土地的“蝶变”,是诏安采取“地毯式摸排—多元化盘活—产业化植入”全链条模式盘活低效用地的缩影,是诏安解决土地资源错配困境、向低效土地要发展求增量的有效实践。

  截至目前,诏安已盘活低效用地793.64亩,改造面积位居漳州市第一。

  摸清“家底账”

  精准把脉低效用地

  如何让闲置用地“开口说话”?诏安从“摸清家底”入手,“地毯式”摸排全县低效工矿用地、低效城镇用地、低效村庄用地等类型,共摸排出低效用地90宗、总面积4594.59亩,并建立工作台账。

  同时,一张直观展示“家底”的《诏安县产业社区八大专业园招商一张图》应运而生——“一张图”清晰列出全县八大专业园的低效用地企业及具体处置建议等要素内容,将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产业社区工作有机结合,为精准招商提供详实、准确的土地规划要素保障,做到“全县一张图、一套表”,为后续“靶向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化盘活

  分类施策开出“靶向药”

  针对不同的“病因”,政府采取了包括收储、厂房出租、企业转型升级、法拍盘活等七种策略,通过“一地一策”的方式靶向解决问题。据了解,福建省地方国营诏安县毛巾厂位于诏安县南诏镇,用地面积8.7亩,已停产关闭多年,成为一块低效用地,长期困扰着诏安县的用地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诏安县政府积极推动该低效用地的产业重塑。目前,该地块已挂牌出让,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计容建筑面积从改造前的0.3万平方米增至1.3万平方米。

  此外,福建麦凯智造婴童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二期25.36亩停滞土地经“司法拍卖+腾笼换鸟”被贝诺家具有限公司竞得,现已成为年产值超2.6亿元、年纳税797.8万元的家具生产基地;福建金泳乐实业有限公司141.2亩“未动工用地”则通过“招商专班+报建代办”服务推动7栋厂房、2栋宿舍楼建成并进入试投产阶段,平均周期缩短至3个月。

  激活“新动能”

  高效用地培优产业

  为让盘活的土地最大限度发挥效能,诏安县将12个涵盖新能源制造、现代服务业的优质项目引入低效用地,通过资金奖补和“规上企业培育库”扶持,推动土地盘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让“旧厂房”变身“新载体”,让“腾笼换鸟”真正飞出“金凤凰”。今年以来,推动贝诺家具等企业8个月内实现投产。目前,八大专业园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已提升至65%。

  下一步,诏安县将进一步加大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力度,坚持下沉企业一线,“一企一策”深挖病灶,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宝贵的土地资源加速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集聚,重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人民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