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福建省2025年度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深入掌握我省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状况、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成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生态保护政策,以及国家和省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情况与实施成效,提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对自然资源管理精准施策、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方案》指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主要工作包括分析评价耕地保护状况,引导耕园林草空间布局优化;对照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等标准规范,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成效;以国土资源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人口等数据,评估土地要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助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以国土调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调查、水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矿产、海洋资源数据和大数据、网络热点数据等,分析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风险,选择典型区域开展生态保护成效评估和生态安全风险评价预警;以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城市国土空间监测、自然资源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行业数据等,分析重要战略地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和效率,促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质增效。
《方案》明确工作流程,结合我省特色和地方实际,围绕评价分析主题,选取分析评价指标,设计指标模型和算法,建立分析评价指标库;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核心,收集和整理社会、经济、人口等相关数据,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数据,形成分析评价数据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收集的相关数据,测算各项指标值,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全省及各县(市、区)数据特征,不同设区市之间、山区和沿海等不同区域之间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比关系,各市、县纵向变化规律,研判变化趋势,形成分析评价结果;以评价指标数据为主,结合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编制形成各项成果;在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中集成分析评价成果,运用大数据、空间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完善分析评价测算方法,推动分析评价指标标准化、分析计算模型化、分析成果可视化。【厅调查处 海峡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