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共审批用地2.26万亩,同比增加4%,其中,批准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用地54宗、面积1.05万亩,同比增加14%;全省共审批用海134宗、总面积37.81万亩,同比增长885.8%,其中,养殖用海面积36.38万亩,同比增长1575.3%。
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多措并举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施策强服务
元旦刚过,省自然资源厅即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的通知》,从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支撑、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用海用岛审批服务、矿产资源有效供给等4方面制定10条政策措施,全面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在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上,细化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规则,探索重大项目清单年度补充完善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统筹落实管控要求,建立正向激励措施,规范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优化用地审批服务;用海用岛审批服务也进一步优化,备案制用海项目无需办理预审,用岛审查与批前公示等环节并联办理;在矿产资源供给上,鼓励加大勘查投入,推动矿产资源增储上产。
“1月7日,省自然资源厅合理预支九市一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1万亩,由设区市统筹保障‘开门红’、‘一季度开工’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16日,还印发了《关于服务保障企业在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的通知》,多举措保障企业春节期间的正常生产。春节前后,全省共审批新增建设用地49宗、面积0.4万亩。
现场办公解难题
政策的出台夯实了全省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而持续开展的一场场现场办公,则全面提升了保障效率。
3月7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共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到泉州市开展2025年要素保障现场办公服务,围绕国道G358线安溪虎邱至龙涓公路项目、福厦高铁泉州东站项目、福建省德化抽水蓄能项目等2025年省、泉州市重点项目进行现场指导,逐一协调解决市、县两级提出的农转用报批等有关问题18个,推动完成77个项目用地报批事项,面积3500亩。
这是节后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的第6场现场办公。一季度,省厅已完成九市一区巡回现场办公服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108个。
在三明,服务组召开座谈会,指导三钢福多邦等项目用地报批,督促巫河公路、大拔水库等国债项目前期工作;在漳州,重点解答沈海高速扩容工程涉及的生态红线和土地征收问题;在莆田,现场指导金凤安置房规划维护,集中解决26项历史遗留及民生项目难题;在平潭,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风电项目用海审批等8个问题,指导5个项目组卷报批;在龙岩,专班推进新机场、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用地预审等。
通过一场场现场办公会,现场答疑、专项指导,全流程优化审批服务,让下沉式服务点对点解决各地在开展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重点保障促发展
今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还组建工作专班,与发改、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会商协调,不断更新重大项目用地用海保障清单,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年初,省厅对今年明确的1550个省重点项目,逐宗梳理用地用海需求,按照进度要求分级保障,并明确近期重点保障23个重大用地用海项目、200个重中之重项目。”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扎实、细致的工作助推了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显现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200个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已完成用地用海保障161个;50个一季度计划开工建设项目用地用海面积约0.8万亩,已全部完成保障。
用地方面:永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用地获国务院批准,面积2197亩;漳汕高铁用地获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泉厦漳城际铁路R1线完成可研批复,推进初设及用林等手续;温福铁路用地预审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福莆宁城际铁路(F2、F3线)开展选址选线;宁德时代电池基地三地块均获批复。
用海方面:6个非新增填海项目中4个完成审批,长乐、厦门项目分别进入区、市级审批阶段;宁德漳湾铁路优化布局方案已报部;古雷炼化二期填海报国务院审批;温福高铁通过海洋专家评审;厦门港翔安泊位完成用海咨询并组卷申报;福州港江阴泊位完成论证,待整改后提交申请。
服务无止境,保障不停歇。“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开展要素保障现场办公,做好精准保障;并提前介入、主动服务,进一步强化全流程指导跟踪重大项目,全力以赴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峡资源报 厅管制处】